其他

爱,未出口,已入心

2017-05-09 京东

今天,东东要分享一位小伙伴的故事:


小时候,我的家在一座邻山的小镇,一条铁道横贯而过,这原本平静的小镇也就成了南北交通的咽喉要冲,因而逐渐繁荣,从传统的农业乡镇慢慢向半工业半商业转变,很多庄户人家也都成了铁道或工厂里的工人。父亲也在火车上讨生活,常年随着列车穿梭于平原和山区,经年累月难得回家几天。于是,母亲就成了相依为命的唯一寄托。


母亲的娘家就是这山里的农户,但在外公那一辈就已经转行务工,母亲自然而然就接了外公的班,成为镇上工厂里普通的一名女工。那个时候的女性,是和男人一样工作的。所以,母亲平时的劳动量一点不逊色于男工,下了班还要照顾我的衣食起居,辅导功课,缝缝补补操持家务。现在想来,确实十分辛苦。



母亲是个美厨娘


那是个物质还比较匮乏的时代,虽然不至于饿肚子,但几乎顿顿土豆熬白菜。一个冬天吃下来,看见圆溜溜的东西就反胃,这辈子都不想再吃土豆白菜了。幸运的是,母亲总是能想办法改善我的伙食。仗着从小就在小镇长大,母亲对身后大山的熟悉程度无人可比。天气晴朗的周日早上,她总是骑自行车带着我到山里找“鲜味儿”。母亲会教我采摘些榛子、松子、野菜,特别是各种野山菇。每次,我们都载着整整一车筐的各种山味儿回家。


中午,母亲就在宿舍楼的公用厨房里大展身手。所谓公用厨房,也就是四家人共用一个厨房。由于地方狭促,厨房里的用具也都十分简陋,除了必备的炒锅和煤气灶,辅助装备几乎一样没有,更不用说大城市里常见的吸油烟机了。每每到了做饭的时间,厨房里满是炒勺翻锅热油呛菜的声音,厨房里弥漫着各种油烟雾气,四家主妇则一边看着锅一边在云里雾里东拉西扯的闲聊。须臾,母亲会端着一盘山菇肉片从厨房的烟雾中破尘而出,脸上还挂着因为烟熏而淌下的泪水。那个时候的母亲在我眼里就像天使一样。


母亲也有追星的时候


尽管烟熏火燎的每日操持,但那时候的母亲毕竟只是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,爱美是人之天性无法阻挡。虽然没有什么金贵的首饰化妆品,但她总是把我们俩拾掇得漂漂亮亮才肯出门。她常告诉我,一个人如果都不能把自己收拾得干净利索,那生活还有什么意思呢?


有一次,镇上的露天电影放映了一部叫做《追捕》的日本电影。母亲由此喜欢上了里面女主角的发型,可是那时候小镇上还只有两家国营理发店,只能剪些革命年代的标准发型,甚至连卷发器都没有。母亲硬是攒了大半年的钱,磨着父亲从北京买回了电吹风和卷发器。要知道,这些在当时的小镇里可是只存在于电影里的稀罕物,一时间来我家借用的女孩子们踏破了门槛。真由美式的长卷发,也在小镇里流行一时。


母亲的絮叨让人安心


后来,小镇渐渐开放,工业却渐显颓势,镇上的人开始不断地离开。终于,我也远离家乡,外出求学,并最终成了北漂一族。每次回家看到母亲操持在依然如故的厨房里,心里总有股暖意,无论离开多远,这小小的陋室却依然是心中最温暖坚定的支撑。只是,那个梳着真由美式破浪长发、曾经骑车带我上山采山珍的漂亮女人,如今却已经两鬓斑白,风华不再。


饭毕搁盏,母亲拉着我闲聊,絮絮叨叨的说起小镇这些年的变化,什么小镇的面积又扩展了已经比小城市还要大、年后小区门前又开通了两班公交车出门更方便了、常去的超市开始提供免费班车接送了、镇南的荒地被改造成了家装城她和父亲已经去逛过了、火车站前开了家京东家电专卖店买家电也方便了。似乎不经意间,她说她想着现在经济宽松了,把家里装修装修,住得更舒服些。


母亲,别为了我委屈自己


我恍然,是啊,由于工厂效益不好又要供我外出读书,家里已经许多年没有再添置过东西。忽然,愧疚感就这么从心里泛起,是啊,这些年我只顾自己打拼,全然忘了母亲也曾是个时髦的人。只是因为我,她才渐渐委屈了自己。而我,竟要等她说出要求。


不过还好,京东家电正有母亲节活动,让我可以一股脑解决母亲的需要。只是,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,忽略了对母亲爱的表达,要等着母亲主动张口才知道她的需要。我想,对母亲,对亲人,表达爱最好还是别等待。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